集中营

一场发生在党卫军军官与集中营女囚之间的禁忌之恋

“如果当年他多递一块面包,自己就会被吊死;少递一次,她可能活不过明天。” 这不是小说台词,是2023年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解密档案里,海伦娜·齐特朗诺娃在1946年写下的原话。她开列了17个名字,3个当时只有8到11岁,全部因为弗朗茨·伍施——一名党卫军下级军官

集中营 党卫军 女囚 党卫军军官 集中营女囚 2025-11-18 00:39  2

上色老照片:毛岸英妻子、瘦得只剩骨架集中营战俘、台湾受降典礼

照片中,她身着一件黑色的长款大衣,简约而不失优雅。她站在一处带有栏杆的户外场景,环境显得宁静自然。她的笑容温和亲切,展现出一种温婉大方的气质。这张照片据说它是毛岸英生前最喜欢的一张刘思齐的照片,在朝鲜战场时也带在身边。

集中营 老照片 毛岸英 集中营战俘 骨架集中营 2025-10-30 15:50  2

一个专为“不配活着”的女人设立的集中营,为何至今少人提及?

为什么拉文斯布吕克在大众记忆中始终显得隐身而又阴暗,是因为这里的受难对象与常被提及的图景不同还是因为历史书写的选择造成了这种缺席感?从表面看,拉文斯布吕克是一座专门关押女性的集中营,这一事实本身就打破了人们对纳粹暴行的典型想象;更深一层,这里承载的制度化羞辱与

集中营 纳粹 奥斯维辛 犹太 拉文斯布吕克 2025-10-22 18:59  3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态

人的一生中,总会遭遇无法摆脱的困境。当一个人深陷于残酷而恶劣的环境之中,无力挣脱时,真正的出路或许不在于对抗环境,而在于调整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外界的风雨,但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它。上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弗兰克尔的经历,正是这种信念最深刻的

集中营 环境 弗兰克尔 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集中营 2025-10-13 02:38  3

“太原集中营”揭露日军暴行

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为掩人耳目,对外宣称是“太原工程队”。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曾经关押过中国战俘、劳工数万人,是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重要物证。

太原 集中营 日军 战俘集中营 太原集中营 2025-09-20 05:53  4

回顾金门战役 18 下 集中营里不屈的火焰

敌人扫荡的重点是搜山。以后听人说,27日,孙云秀带着一些 同志进了山,便掐敌人的电话线,国民党军队派出两个兵查找, 一 个被他们逮住,一个跑掉了。岛上敌军知道山上有八路了,便调集 大部队搜山,一小股一小股的敌军在平地拉网,搜捕失散和负伤的 我军官兵。

国民党 集中营 火焰 基隆 金门战役 2025-09-13 08:43  6

《地名里的潍坊》: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原为1882年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狄乐播建立的乐道院。1942年,日军将其改造为关押同盟国侨民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中国单体最大的外国侨民集中营之一,曾关押过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西方侨民。此处见证了战争伤痛,

集中营 潍县 侨民集中营 集中营旧址 潍县西方 2025-09-08 17:54  4